2006年5月,文化部正式命名巴塘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有着几千首曲目的巴塘弦子成为了藏族民间音乐的最大宝藏,它是保存最完好的藏族音乐的“活化石”,其音乐和唱词已经渗透到了藏族其他各种文学艺术当中,保护巴塘弦子对于保护藏族歌舞艺术,研究藏族文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摄影:张锦能
藏历新年,藏族亲朋好友相聚家中,跳起欢乐的弦子舞。 摄影:玫影
草原上热情奔放的弦子舞。 摄影:胡小平
每逢喜庆佳节,集会野营、劳动之余,人们聚集在"林卡"(林中空地)或坝子跳起弦子舞,男女不拘,人数不限。 摄影:多吉彭措
跳巴塘弦子不受人数和场地限制,在弦胡手的带领下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并按能歌善舞者及长者在前的习惯排列,按顺时针方向围成圆圈且按顺时针方向舞动。 摄影:多吉彭措
“弦子”藏语称“嘎谐”,又称为“谐”、“叶”、“巴叶”等,是藏族特有的一种胡琴,一般由男子演奏。弦子舞,也常称为“弦子”,是在乐器弦子的伴奏下,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藏族歌舞艺术。弦子舞也是一种圆圈舞,属藏族三大舞种之一,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以四川巴塘弦子最为有名,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自娱性歌舞。
巴塘县地处川滇藏三省结合部,这里古代属白狼国地,白狼国的“白狼歌”是一种诗、乐、舞一体的礼仪歌舞,巴塘弦子为其后世遗风,经千余年的发展,成为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种民间歌舞。
巴塘弦子是一种优美抒情的藏族舞蹈,具有“长袖善舞”的特点,表演时,由数名男性持拉弦乐器“毕旺”(胡琴)在队前演奏领舞,其余舞者则和他们一起边歌边舞。在巴塘,每逢节日,男女聚集翩翩歌舞。一般是男操“白旺”(牛角胡)站立排头,拉起胡琴带领人群拂袖起舞,时而圆集,时而散开,时而绕行而舞,边唱边跳,歌词为“谐”体民歌,也可即兴创作男唱女和,借以抒发内心情感。
“三步一撩、一步一靠”是巴塘弦子舞的基本律动特点,其含胸、颤膝及长袖的绕、托、撩、盖等动作形成了不同一般的地域舞蹈特色。每逢喜庆佳节,集会野营、劳动之余,人们聚集在“林卡”(林中空地)或坝子跳起弦子舞,男女不拘,人数不限。弦子音乐一般分前奏、间奏、尾声三部分,音乐柔中有刚,优美抒情,节奏富于舞蹈性。
巴塘弦子是巴塘人民智慧的结晶。巴塘弦子舞中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折射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其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