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宜宾面塑

2025-06-13 11:48

相传,宜宾面塑形成于民国初期。宜宾人李绍武拜雷光宗为师,后传授给儿子李烈光,并带他到成都随雷师爷卖艺,之后李烈光将南北面塑艺术精华融汇到一起,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面塑技艺,一改先造型后上色的技法,而将颜料糅合融入面团之中。

制作宜宾面塑需要用到面粉、糯米粉、白矾、桃胶、蛋清、黄蜡、菜油等材料,滚针、拨子、剪刀、印模、梳子、鸡毛刷等工具,其工艺分为制作白面团、面团上色、面塑作品制作几个流程。制作白面团时,先将面粉和特殊药材加入煮开的清水中,待到面粉七度熟时捞起,放至干净的桌面上用力揉和至面团具备一定韧劲。药材的加入能使面塑不易裂、不易脆、不发霉、不生虫,便于长期保存。之后,根据需要往冷却的面团内加入防止颜色褪色的碱性材料和颜料,揉搓均匀制成黄、红、蓝、黑、白这五种基础颜色的面团,再根据需要调配出其他颜色的面团。制作一份彩面前必须擦一次手,涂上黄蜡后才能开始揉面,这样能使色不染手、色不混色、色度准确、色调鲜艳。制作面塑作品时,常用到揉、搓、剪、挑、压、粘、贴等手法,制作出人物、动物、花鸟、瓜果等生动立体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