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正元消风丸制作技艺

2024-09-15 07:36
“痛风”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曰:“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元朝朱丹溪首次提出“痛风”病名,并在《格致余论》中专门列出“痛风论”。其病因大多是饮食失调、邪气壅滞、正气亏损、痰浊瘀血等。其病机脾肾功能失调,脾的纳运和肾的升清降浊功能不足,邪浊痰瘀,壅滞于肢体骨节。清末秀才赖之方于1870年在成都外东创办了“正元堂医馆”,他在为当时达官富人治病养生过程中逐渐探索出痛风症的治疗手段,并取得突出成效,在当时社会享有盛誉;其晚年广泛搜集古今医案,结合赖氏正元堂两代人的行医经验,整理汇编成《赖氏家传医类案》,传与赖氏子孙。自此,正元堂以擅长医治痛风而闻名。
正元堂医馆对痛风采用辨证施治。由于痛风为痹症中的热痹,清利肝经湿热,化痰通络。因此正元堂在传统中医临床对“痹症”的认识和治疗基础上提出了“痰热”交织的辨证观点,确定了临床“痛风”发作“红、肿、热、痛”的特征,采用了中医清热利湿、化痰通络、活血宣痹的治疗原则。
正元消风丸的选料颇为严格,精选全木瓜、粉防己、川牛膝、薏苡仁、黄栀子、广地龙、龙胆草等11味中草药,严格进行饮片备料。并将部分饮片加水煎煮,提取其有效成分,浓缩成浸膏。另一部分饮片则需碾成细粉与浸膏粉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制成丸剂。其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正元消风丸对于痛风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标本兼治、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