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四川评书

2024-10-31 10:34
四川评书历史悠久,源于唐代的“说话”明代的“评话”,盛于清。咸丰后四川评书盛极一时。20世纪50年代,四川评书艺人创造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用韵文讲故事。20世纪60年代,评书艺人和专业作者把一批革命长篇小说,如《红岩》《保卫延安》等改编为评书进行讲说,取得成功。
各地的评书艺人以自己的母语讲不同的故事,因此评书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分。清末民初时,评书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不固定。 
四川评书说书人用醒木、折扇、手帕三件道具表现千军万马、风云变化,表述惊险、离奇和悬念,以“手有劲、眼有神、身有形、步有法”的精彩表演艺术,博得观众的好评。
四川评书以具有四川地方语言特色而著称,有“默书”与“条书”之分。“默书”即根据演义和小说改编、衍化的书目。“条书”即老艺人口传心授的野史的书目。由于书路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又分为“清棚”和“雷棚”两种形式,即“文”“武”之分。“清棚”以说烟粉、传奇之类的风情故事为主,重在文说,讲究谈吐风雅,偏重文采,以情动人。“雷棚”没有固定程式,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一类的武侠书目为主,重在武讲,讲究“声、才、辩、博”等摹拟形容的基本功,强调“抑扬顿挫,口齿利落”“举一反三,思维敏捷”“绘声绘色,唇枪舌剑”“博览广闻,信手拈来”,强调模仿声音、动作和情绪,来表达喜怒哀乐,使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