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岚安刺绣

2024-11-25 11:06
岚安刺绣起源于隋,定型于唐,是唐如年间贵琼部落降于朝廷献上的贡品。以其丰富的图案、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韵味闻名于世,被誉为“指尖藏花”。
在泸定县北部大渡河边,有一处四面环山、地形独特的高山盆地,古羌族后裔贵琼人的先民,迁徙到此地,繁衍生息。当耕田织布取代了游牧生活,贵琼妇女便拿起了针线,古老的贵琼绣,由此诞生。这是一种流行于当地乡镇妇女间的手工技法,常见于衣物和配饰,色彩鲜明、图案美丽。直到今天,在岚安乡都可以在随处一户人家看见身着民族服饰的绣娘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绣着“贵琼刺绣”。
岚安贵琼刺绣是婚丧嫁娶的装饰品,也是岚安人的身份标识,高王余贾四大家族的刺绣各具特色。贵琼刺绣有藏绣的韵味但又不是藏族的堆绣,有羌绣的手法但操作不同、色彩搭配完全不一样。贵琼刺绣别具风格:在色彩搭配上淡雅、过渡适当、参插有序、反差柔和、主题鲜明醒目;贵琼刺绣讲究图案设计、针法、配线、手法。其针法格外讲究,除较为简单的平绣、纳花、牵花、滚针、混绣、韵绣等8种以外,还有难度较大,出入针和摆线都极为细致的针法28种。配色也不能随心所欲,必须过渡性强,强调还原物体本色和立体感,配线需分素色、上五色与下五色,上五色为热与温色相间,下五色是冷色与温色相间,色彩柔和不扎眼。绣品的图案以山水花鸟、昆虫为主,手法有勾边、插花、对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