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恩阳区蓝印花布制作源于秦汉,兴盛于商贸发达的民国时期,千百年来流传至今。据《古今图书集成》卷中记载:“药斑布——以布抹灰药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充衾幔之用。”
“印染”为蓝印花布制作的主要工序,民间把这道工序称为“彰施”。其染料取自一种名叫蓝靛(俗称蓝栀子)的草本植物。染一水者为毛蓝,染两水者为双蓝,毛蓝和双蓝又称乡布。
蓝印花布的印染制作首先是制印花的花板:将花纹绘画在牛皮纸上,再用桐油熬制的明油浸泡,干后进行雕花。然后将白布铺平,把花板铺在布上面,用石灰、黄豆浆和匀发酵后制成的防染浆隔开,用刮浆板刮在花板上,后取下花板,原白布上就留下了粉末浆花纹。
刮好浆的白布晾干后,将白布平展地慢慢投进缸里的染水中,行业用语名曰“提水”,让其浸泡数小时后,防染浆覆盖部分上不了色,便留下了白布的本色,成了蓝底白花布,这就是民间的蓝印花布。
恩阳蓝印花布包括了蓝底白花、白底蓝花、双面印花。品种包括服装、蚊帐、被面、手帕、头巾、门帘等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