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南方的昆曲、弋阳腔、青阳腔、西部的陕西秦腔、华中地区的湖北汉调、安徽徽调、湖南辰河高腔等流入四川,并与四川的薅秧调、川江号子、地方小调等逐渐融合,于清代中叶基本完成了“四川化”,形成了高腔、胡琴、弹戏、昆腔、灯调等五种主要声腔,并通过锣鼓、表演逐渐将五种声腔融汇于统一的剧种风格川剧之中。川剧形成之后,迅速成长为一统四川戏剧舞台的大剧种。其中,高腔的发展最为完善、系统,在中国戏曲高腔体系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创造性发展。
川剧的五种声腔中,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特色,现今仍保留着传统曲牌300余支,由南曲、北曲演变而成,根据其腔调的类型,可以分为10堂(即10大类型,也有整理研究者将其分为12堂或17堂不等)。川剧高腔是一种“帮、打、唱”相结合的音乐结构形式,曲牌运用灵活,演唱中可以采用“飞、钻、重、犯”等方法,变化多端,表现力强。胡琴、弹戏两大声腔属于板腔体,胡琴又称丝弦子,以胡琴为主奏乐器;弹戏又称盖板子,用梆子击节,以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灯调主要是民间小调,属于曲牌体,常用曲牌有20来支。昆腔属曲牌体,川剧中现存昆曲剧目较少,常见的是在高腔戏中插入几支昆腔曲牌,或将一支高腔曲牌的首句用昆腔唱出,称“昆头子”。川剧还存有传统锣鼓牌子200余个,变化多端,表现力极强。另有唢呐曲牌约500支,笛子曲牌近200支,这些曲牌过去都是词曲俱全,现在大部分有曲无词,演化成器乐性乐曲。
川剧表演艺术自成体系,行当健全、分类细致。主要有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其下又形成了若干分支,如丑行可以细分为:官衣丑、袍带丑、褶子丑、襟襟丑、烟子丑、龙箭丑、婆子丑、老丑、方巾丑、娃娃丑、武丑等。
除了各类别表演皆有代表剧目和严格的规范,川剧还十分擅长特技绝活的运用,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均有杰出创造。如变脸、吐火、藏刀、吊索、代角、牵眼线、变口条等特技和手法,皆能根据表达剧情和塑造人物的需要,在剧中巧妙运用,取得奇效。
川剧所蕴涵的厚重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是其他任何戏曲剧种都不可替代的。对川剧实施保护,更是对一种丰厚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