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县噶玛嘎孜画派出现是因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嘎托寺的兴建而出现,脱胎于“门孜”画派,距今已有840余年历史。
唐卡的创作人员绝大多数为唐卡绘画艺术家以及各寺院的宗教僧侣画师。
噶玛嘎孜画派,在画面构成上受绘画量度经的规范,显得严谨细致和程式化,习惯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形、门洞形等几何形对画面进行分割,在几何形里画上与主尊相关的形象。在绘画技法方面,其淡化了印度的凹凸晕染,但发挥了线条的造型能力。整体风格由于采用暖色系色彩基调,宗教气氛渲染更浓。画面整体设计追求对称、均衡、有序、圆满,人物、植物、动物、象征物十分规则地铺满整个画面,不留大面积的空白也不追求对比强烈的疏密关系和空间感。这种绘画风格具有很强的原始绘画和装饰绘画的特点,与古埃及壁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画面上的众多细节被有序化和平面化地处理为一个整体,因而艺术语言简练概括而视觉效果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