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境内的苗族分为青苗、花苗、白苗三支,其中,花苗服饰追求精美,青苗服饰偏于庄重,白苗服饰注重素净。男子服饰各支略有区别,男子服装有大襟长衫也有短装衣裤,头包10~12尺黑纱帕或青棉布。女装一般为上衣下裙,从头到脚都可以有花饰。头裹青纱帕,佩戴各色串珠、海瓣、白银头饰和各式白银耳环,束2~3匹有飘带的绣花围腰和一条绣花腰带,小腿裹白布或黑色(长者)绑腿。早在《后汉书》《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以 “五溪衣裳共云天”, 盛赞苗族服饰。
苗族服饰保持着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多数是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技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 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
从内容看,服饰图案多数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生动活泼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从造型看,采用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从制作技艺看,有编制型、织制型、缝制型、拼合型和剪裁型。从用色看,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普遍选用红、黄、蓝、黑、白等色。从构图看,不注重突出主题,重强调适应服饰的整体感的要求。从形式看,分为盛装和便装两大类。盛装,服饰华丽,着于节日、礼宾、重要活动等,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便装,素静、简洁,用料、费工少,供日常穿着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