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 | 二十四节气:立夏

2025-05-08 21:03

《历书》有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2025年5月5日,当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立夏便到来了。告别了春季,进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因此立夏又被称为“春尽日”。春生夏长,孟夏时节,各地气温明显升高,降雨量增多,万物自此进入繁茂时期,长势十分旺盛,虽东北与西北地区堪堪进入春的气息,南方地区早已“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载有,“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三候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其意为,气温攀升,蝼蝈在穴土中夜夜鸣叫迎接着夏日的到来;蚯蚓们也忙碌地帮着农民们翻弄着土壤;爬藤的黄瓜也快速生长着,广袤的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立夏习俗

01

迎夏与荐先祭祖

夏日,古人举行各种迎夏典礼,迎接夏天的到来。

《礼记·月令》记载:“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与迎夏相关的仪式还包括祭祀火神,《后汉书·祭祀中》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

立夏当日,天子率百官到南郊迎夏,祭祀代表夏天的赤帝祝融。祝融是火神,象征太阳,又叫朱明。所以前去祭祀的人们要身着红色礼服,佩带红色玉饰,就连车马旗帜都是红色的。唐宋时期,岳镇海渎之祀也与四时联系起来。《宋史》记载:“立夏日祀南岳衡山于衡州,南镇会稽山于越州,南海于广州,江渎于成都府。”

 

02

立夏饭

四川泸州市纳溪区,还流行在立夏这一天做“立夏饭”。古时候民间认为孩子们在立夏这一天吃立夏饭可以防止中暑。并且立夏饭中有红豆、黄豆等五种颜色的豆类食材,以及糯米、小米、红米、黑米和紫薯五种材料,蒸好后五彩缤纷,因此立夏饭又叫“五色饭”,有五谷丰登的意思,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祈愿。江浙一带在这一日,孩子们需得向周围的邻居们讨一碗米,称为“兜夏夏米”。然后自己将竹笋等其余食材挖回来,露天将这些食材煮成一碗饭,饭上再放点樱桃等,送还给赠米的邻居们。

 

03

立夏蛋

俗话说,“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在这一日,孩子们的胸前会挂上一个精致的编织小网兜,将一颗煮熟的鸡蛋置于其中,此为“立夏蛋”。调皮的孩子们会聚在一起,紧握自己胸前的鸡蛋,向对方撞去,鸡蛋不裂则为赢家,此为“斗蛋”。斗蛋的胜者会将这颗鸡蛋悬挂于枝头,寓意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立夏养生

 

立夏节气,日照增加,气温升高。雷雨变多,湿气加重。此时不易动怒,应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以降心火。同时,还需清淡饮食,吃点如苦瓜、苦菜、莴笋等蔬菜和时令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