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其一》唐·王之涣)羌笛是一种源于古羌人的民族民间乐器,传说是秦汉之际游牧在西北高原的羌人所发明,故名羌笛,传入中原后,形制经过了改变。从南朝至唐宋的诗词中,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羌笛既是唐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化符号。
制作羌笛一般选用杆直、筒圆、节长,且头尾粗细较均匀、竹肉厚薄有度、质地坚韧、纤维细密、不易开裂的箭竹为材料,并根据筒管的长短、厚薄、大小测定音准,孔距必须精确相等,否则音准不一。如此制作出来的羌笛声线细腻、清脆婉转,明亮的音色传递数百米而不绝。清代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如此描述“羌笛”:“长笛与羌笛皆出于羌,汉丘仲因羌人截竹而为之。”可见,羌族人民在制作笛类乐器中具有先发之势。
吹奏时则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换次气可吹奏几分钟,即使是吹奏一首简单的曲调,其技艺要求也很高。笛声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种种情感。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想曲》《莎郎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