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260多年历史的德格印经院以藏书丰富,门类齐全,各教派兼容并蓄著称于世。
德格印经院内的手工印经作坊。
印刷是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工人负荷较重、工序相对较多的关键部分。
1979年以后至今,德格印经院的印刷生产工艺流程除使用成品墨汁不再兑墨以外,其他工序依然照旧。
德格印经院的经版选用红桦木为原材料,经过若干加工工序后可几百年不变形,最宜用来雕刻。
木刻印版是德格印经院文物的主体部分,截止目前,院藏印版总量已达29万余块,可分为书版和画版两大类。
德格在藏语中意为“善地”,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的德格印经院就坐落在德格县城。
德格印经院建于公元1729年.早在1703年,德格土司就已出资雕刻经板,印刷经书了,每年用藏纸约50万张,印经历史接近300年。
现在的印经工艺包括造纸、制版、印刷等程序。
德格印经院许多经文和画像的用纸,完全是德格印经院用传统手工方法自制出来的。但造纸原料却十分独特,是一种叫“阿胶如交” 的藏药材——瑞香狼毒草的根须,含微毒。制作技艺属于浇纸法系统、独具特色。制成的德格纸,色微黄,较粗较厚,吸墨性能好,份量轻,久藏不坏,韧性好,不易碎,还可防虫蛙、鼠啮,有独特的价值。
德格印经院的经版选用红桦木为原材料,微火烤脱水后在畜粪堆沤数月,再取出水煮,烘干,刨平,然后才能在上面雕刻文 字或图画,红桦木经火熏、粪池、水煮、烘晒、刨光等工序后,可几百年不变形,最宜用来雕刻。印经院的经版文字雕刻很深,而且书法十分优美,适合反复印刷,在印制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技艺。
经版雕好后,前后还要经过12次严格审校。校改无误的印版放在酥油中浸泡一天,取出晒干,再用一种叫“苏巴”的草根熬水刷在经板上,作为防蛀的药水。晾干后,一块成品印版才算完工。
德格印经院的印刷流程,至今仍然完全延续了传统的印刷工艺。整个印刷过程由三个人组成,一个人负责更换操作上的印版,并且搬走印过的经版,搬来新的经版,一人刷墨汁,一人印制,真正在实施汉语中的“印刷“二字。
德格印经院现院藏典籍830余部、5亿多字,木刻雕版30余万块。这些珍贵雕版,兼收并蓄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代表性经典著作。德格印经院的270多万块印版,深深刻下了雪域文化的记忆,为印经院赢得了“世界藏文化大百科全书”、“藏族地区璀璨的文化明珠”的盛名。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明珠。
作为藏族地区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不楞印经院、德格印经院)之首的德格印经院,因其广博的藏族文化典籍收藏、 严格的勘校、精湛的刻工技艺和高质量的印刷,使得德格版经书在藏族地区及国内外的藏学界广泛流传,十分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