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藏族传统工艺中的瑰宝,是一部以画言史,以画叙事的百科全书,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唐卡艺术中的觉囊画派历经千年传承,在继承传统觉囊绘画精细柔美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独特风格——以线条绘制和色彩点染等特殊技法见长,造型准确生动、画工精致细腻、线条精细流畅、色彩鲜艳富丽,极具艺术表现力和装饰性。
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 从公元7世纪有相关文字记载开始,距今已经有1300余年历史,唐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盛衰,融合,传承后,从地域上形成了三大主流画派:勉唐画派,噶玛噶孜画派,安多地区的热贡画派。觉囊唐卡则属于安多地区的画派风格,主要分布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壤塘县。近千年来,除了少数作品流散于民间和海外,大部分觉囊唐卡几乎未离开过庙宇和佛堂。这种在修行中绘画、在绘画中修行的传统,使得觉囊唐卡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因融合了多元文化,觉囊唐卡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施色方面,觉囊唐卡有独特的讲究,绘色所用颜料往往以珍贵的金、银、珍珠、珊瑚、玛瑙、绿松石、孔雀石等天然矿物颜料和藏红花、鹿角粉、蓝靛等天然动植物颜料为母色,辅以骨胶和白垩石粉,所配颜料色彩鲜艳、久不褪色。唐卡重彩底色约分为红、黑、蓝、金、银五种。红唐卡风格富丽;黑唐卡施金色勾线,画面威严庄重;蓝唐卡有吉祥喜庆之意;金、银唐卡,画面富贵典雅,色彩单纯辉煌。此外,白色多是表现平静、和蔼、善良;红色和深蓝色则表现强悍好斗、凶猛狰狞(愤怒相);金色表现出一种神圣的气氛。传统唐卡多为竖幅形式,主要上色方式则为点染,笔尖通常只有人的几根睫毛粗细,其色彩无论是视觉效果上的平铺还是晕染,实际都是一个个极小的彩点组成,设色淡雅,意境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