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彝族“胡惹”制作技艺

2024-10-25 09:43
彝族“胡惹”制作在凉山州雷波县境内仅有马颈子松树乡康家村吉拿铁达一家,邻近美姑县牛牛坝乡境内也有一家。据吉拿铁达口述,他的“胡惹”制作技艺属于家族传承,已知家传九代不少于二百年。
吉拿铁达制作一把“胡惹”从选材采伐到上漆调试,需要十三道主要工序,历经28日,整个制作过程都呈现了古朴、厚重的质感。“胡惹”的制作,选材不可小觑。琴筒材料首选3年以上的毛竹,其次便是20年以上的梧桐,再次之则是10岁以上牛的牛角;琴皮亦有3种材料可选,有山羊毛肚、羊胸膜、猪尿包,一般选用山羊毛肚;琴杆选用细支的毛竹;琴弓一般选择3年以上的剑竹;拉弦用13岁以上公马的长马尾;琴弦用马尾和钢丝弦;琴轴一般首选红杉,次之青冈;弦枕用小竹片;琴码用云南松枝干中的松节;千斤用自制的细麻绳;云南松油脂取若干用于润滑琴弦,使音色明亮。全部制作完成后则是上漆调试,工匠将采集的土漆调成黑、红、黄3种颜色,根据彝族传统漆器工艺图案勾画成形;晾干后,扭动弦轴,两弦的音高一般调成5度关系,即低音为“1”,高音为“5”,调试好即可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