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旧时居住在山林,以狩猎为主,获得猎物时大家围着猎物欢呼雀跃,渐进演化成嘎且且撒勒舞的基本动律。傈僳人受大自然的启迪,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及生产劳动的姿态形成舞蹈动作。如挖苕、扳苞谷、摘东西、纺麻等动作皆是来自于生产劳动;撵麂子、鸟儿喝水等又来自于狩猎;哐娃娃、团结舞、找朋友等动作又来自于生活。
该舞蹈包含很多种不同曲调、不同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舞步,相传它是由72种曲调组成的72种舞蹈。一旦开跳,往往是一曲接着一曲,连续不断地跳完为止。其舞蹈多是数人或数十人拉圈或两排相对,吹奏葫芦笙作为跳舞的乐曲,同时葫芦笙也起着指挥的作用。起跳时,均以慢动作《鄂且》作起势,然后由慢到快转入各种曲牌的舞蹈,一般是女方先跳,然后男方在外围观察,看好同辈的女伴再插进队列中拉手共跳,若是同性别就不论辈分高低均可拉手共跳。舞蹈包括了40多种脚法,大致可以分为按脚数命名、按动物形象命名和以反映生产劳作和生活情趣命名等几类。例如,《衣采拜华》《七古尼查》《哐娃娃》《拉不拉呆呆》《马噜塘嘛更夺呆》、两脚、三脚、四脚舞等等,舞风粗犷、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