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至少在明清时期,荥经民间竹号就在荥经县境内流传。旧时,荥经县几乎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都有慈竹林,不论是农闲休息、逢年过节,还是青年谈情说爱,都会用到竹号。人们普遍用自制竹号进行丰收庆典,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荥经民间竹号音色圆润、高亢、悠扬、悦耳、穿透力强,又被称为“过山号”,这种自制乐器采用嫩慈竹为主要材料,经选料、伐竹、锯竹、削榫、斗榫、削哨嘴、灌水试吹等过程制作而成。制作荥经民间竹号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接牢20多节削好的大小各异的竹筒,最终制作成1米长左右的喇叭筒状竹号,其音色悠扬悦耳、高昂脆亮,地方特色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