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花灯起源于清朝中期,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泸县19个镇,以及重庆市永川区、荣昌区,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潭区,自贡市富顺县、隆昌市等部分地区。是烘托节日氛围、贺岁庆节、婚丧嫁娶的一种广场民间歌舞表演活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得胜花灯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需求产生的,又随着艺术的提高发展而形成的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形式。表演者4~18人,花灯队2~6人,角色演唱和伴奏乐队4~6人。演唱者扮作小生、老生、小旦、老旦等角色,手持各式花灯或击打乐器,边唱边演。其主要角色为“幺姑”,一男一女着水红色衣裤,头戴假发,作新婚打扮。表演形式分为独唱、对唱、合唱,唱腔也各不相同,根据演唱内容分为高腔、平腔和花腔,板式分为慢板、快板、数板、急板。唱词有的归纳了曲牌,如《四季游春》《虞美人》《八段锦》《扣百子》等。再伴以大鼓、堂鼓、大锣、京锣、大钹、小镲、京铰、碰铃、木鱼、竹梆等打击乐器和京胡、二胡、唢呐等音乐伴奏,使得表演现场热闹非凡。音乐伴奏主要为前奏和间奏,唱腔极少伴奏。演唱时主要用木鱼、碰铃、竹梆作节奏点击。锣鼓的点式有“急急风”“慢长锣”“游台”“太平春”“醉八仙”“双富贵”等。配合着“十字步”“碎步”“垫步”“弓箭步”等花灯基本舞步,进一步增强了表演的观赏性和娱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