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阔的农村如今依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植根、生存、延续的土壤。乡间戏班行走在田间地头,以自己执着的努力与付出让川剧在民间薪火相传。
戏班到乡间演出,戏台就搭在地头,演员化妆也就因地制宜,在幕后的竹林间进行。
二月间庙会赶上难得的明媚天气,置身于一派田园风光,演员们沐浴在春光里尽兴演出。
戏班的演出吸引众多村民来看戏,村民的小买卖也暂时放在了一边。
红榜上密密麻麻写上捐款者的姓名,募到的款项用于补充剧团来演出的费用。
川剧是我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地方戏,远在唐代即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这种戏剧文化,在它漫长的演进过程中,植根于田野乡间的戏台和宽街窄巷的茶馆里,流行在寻常巷陌,传唱在百姓的口舌之间,形成了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2006年川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之于我,具有莫大的感召;摄影对于我,又是不舍的癖好。都市里的车水马龙、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接、心绪零乱,俗人自然也不能免俗。以至于很久以来迷茫在五光十色中,理不清哪一些片段能够将浅薄的感悟适当地抒发。沉淀下思绪,捡起一句老话:摄影的本质是记录。记录身边的生活,记录富有地域风情的现象,记录一个更具宽泛意义的文化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应当是值得收藏、经得起沉淀的。缘于这样的理由,一个凸显的对象——“民间川剧”走入了我的视野:它有“川味”民俗文化的传统韵味,是一方地域风土人情的载体,也是纪实摄影能充分表现的题材。“玩”就玩个质朴、纯粹!去乡间阡陌、去古镇老庙,去寻找原始形态的民间川剧,以纪实的名义,去感受文化遗产的博厚和人文文化的深邃。
始于几年前的记录,跟随了十多个民间川戏班子,留下了万余张图像资料。零距离的接触,记录下他们演艺生活的方方面面,或喜悦、或忧愁,或特写、或全景,或群像、或个体,感受着他们的苦与乐。
当把镜头对向这一切时,喧嚣和躁动都退后了,一切回复到本真的开端。
“我们是草根演员”,这是拍摄时最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的他们,因为川剧而聚合在一起。他们年长的六七十岁,年轻的二十多岁,普遍年龄在四十多岁。地域因素、性格差异,使这个团体表现出多样的人文性。他们辗转奔走在四川的各个乡镇村落,搭台于地头、庙前,不同的环境,又有不同的民俗。观察和体会他们的演艺生活,就如读一部简单、朴素的戏本,轻松、快乐,而透过“镜头”的是这些普通人艰苦中的乐观和淡定。
呈现在舞台上的表演如果没有观众的参与,戏剧就无法完成自身的完美。记录戏班的同时,观众这个群体,也必然进入视界,他们是川剧生存的一方沃土。戏剧连同习俗,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看演出常常附带了很多经年固化的民俗宗教活动。作为旁观者,时常感叹这种风俗所独具的那种不露声色的渗透力和召唤力。村民们因为戏班的到来犹如过节般欢乐喜庆,不约而同地来到演出场地。懂戏的看戏,不懂戏的会朋友;年轻人展示漂亮的衣服,打望可人儿;做佛事的、做小买卖的也会拢在这个场合;常常是台上的戏剧、台下的生活连成一片,台下观众与台上角色同悲同喜……
在短暂的段落之间,翻看这些影像,常常感慨——
川剧,植根于本土,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脸谱、服饰、道具是她固态的美;
角色、演员、剧本是她动态的美;
茶水、叶烟、笑容是她带给生活的欢乐、念想与留恋;
这些影像,反映出我们生活中最本真、最自然的那一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