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涂家木雕作为汉源木雕技艺的代表,已传承六代。其起源于清同治年间,当时自然条件恶劣,人民生活贫困,涂家人凭借木雕技术,为庙宇雕塑菩萨、佛像以维持生计。
涂家木雕使用的雕刻工具全为自制,圆口、斜口、平口、三角,各种刀具皆备,敲击用的锤子用牛角自制,工具多达一百余种。选材时偏爱梨木、黄杨木、青杠木,因其木质细腻结实、上刀不起毛。木材需用水煮沸2~3小时后阴干处理。
雕刻按照 “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深入” 的原则进行。先构思并以斧头或大雕刻刀劈出毛坯,再用铅笔或毛笔粗略描绘后粗雕,随时清理木屑;精雕前仔细勾画,重点刻画人物动态、表情等,边雕边审视调整;上色追求朴实,常保留原木色,或仅涂植物油。
涂家木雕技艺靠口授心传、耳濡目染,有“将军不现项,美人不现肩”“要得笑,嘴角翘,要得哭,嘴角落”等秘诀,因人、因部位、因动态而灵活用刀。传统题材以佛像居多,如弥勒佛、观音等,如今也拓展到重大历史题材和田园生活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