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曲剧历史悠久,始于明清,是由劳动人民、民间艺人创造。它从秦腔、郿鄠(眉户)、河南曲剧、汉调桄桄等剧种传入四川后,被广泛吸纳,兼收并蓄,结合当地民间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的四川清音、扬琴、竹琴、车灯,川剧、灯戏等音乐素养,自成一个剧种,具有厚重清醇、刚柔兼备的鲜明特色。
安岳曲剧的唱腔,或以曲艺曲牌套词;或以曲牌曲调作素材创腔作曲 (特别是长段词与间奏)完成剧本要求成剧曲。剧中有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每行分老中青少、正反文武。表演按古典戏程式化结合现代歌舞手法。音乐伴奏是民族小乐队(打击乐是苏锣苏钗,其他管弦、高中低配齐)。舞美、化装、服装则向越剧、黄梅戏、川剧、歌剧借鉴取长。方言演唱,观众看得清听得懂,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