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彝族月琴音乐

2025-04-07 14:56
在凉山的怀抱中,月琴以其独特的姿态,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月琴,这把“头像凤凰,长了鹿子角,上飘云和水。身子月亮圆,声音好清脆”的乐器,承载着凉山彝族的情感与智慧,见证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在长期流传中,月琴音乐从音乐本身的艺术水平、月琴音乐文化的民族性,这两个主要方面达到了相当高度和深度。
月琴的旋律如同树梢的嫩绿、山涧的清风、乡间的野花般扣人心弦,表现出人的悲喜心情,表达内容有对亲人、朋友的思念,更有劳动生产生活的写照,自然之美的赞歌;也有用于日常生活和喜庆节日的。月琴音乐不仅是凉山彝族的“社会生活之歌”,更是“精神生活的手段”。
凉山彝族月琴音乐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音乐语言已经器乐化,形成了有个性的、习惯的音调群。这种音乐不仅是彝族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更是彝族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彝族人民的情感和思想情绪、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是彝族群众离不开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