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皮影戏又称“皮鞑鞑戏”或“灯影儿”,隶属于“傀儡戏”,“走影子”和“皮影变脸”为其独特艺术。皮影戏源于隋唐,兴于宋,极盛于明、清,由说书衍变而来。宋代又称“乔影戏(滑稽戏)”或“镞镂戏”。《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中载有:“影戏,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开始以素纸雕签,后逐步改用羊皮雕形,并用彩色妆饰。”而在雕形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以丑形,以示褒贬。”
“巴中皮影戏”源于北宋初期,明清时愈为兴盛,1915年至1979年遍布巴中城乡,不少人以影唱为业。巴中皮影分为皮影人的雕刻制作和真人操纵皮人演戏两大部分。皮影人像因造型神似印门神的木版画而统称为“门神”,其中又分为人高1.8尺的“头门神”、人高1.2尺的“二门神”、人高0.8尺的“三门神”。工匠先是将皮影人的头、身、四肢分别画于纸上,民间称其为皮影的“格子”。选大黄牛皮进行生石灰发汗、浸泡、清洗等工序后,根据材料需要大小割成块,再将纸格子用胶水粘于皮上晾干。皮影的头、身、四肢、手掌均需采用40多把不同类型的雕刀分别进行细致的锤刻,在采用透明的色料上色后用明油浸泡。演出时除人头不组装,四肢、躯干等13个部位皆可按需撤换。
皮影戏的演出是在“亮子”上进行的,亮子则是挂在由12根竹竿组成的架子上。着地的4根竹柱号称“四大天王”,拉扯“四大天王”的8根横担则为“八大金刚”。左边一根专挂锣鼓和丝弦的不剃竹枝的立柱名为“上天梯”。竹架正中横绷的绳子则为“中堂绳子”,用来挂正角皮人,左侧的“走堂绳子”用于挂女角皮人,右侧的“走堂绳子”则挂杂色皮人。
巴中皮影戏的唱腔为川剧的“昆”“高”“胡”“弹”“灯(灯调)”。伴奏乐器与川剧伴奏乐器相同,锣鼓打击为主,次为京胡、盖板、二胡、唢呐。其剧目多以大本故事剧为主,如《桃山救母》《洪龙配》,常演剧目多达3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