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医药历史源远流长,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兴文苗族先民在明清时期迁入四川,因多居高寒山区,交通崎岖,生存环境恶劣,以农业和狩猎为业,百姓患骨折、脱臼、风湿、筋络不通等病症较多。清光绪初年,民间别号“杨二太医”的苗医学得接骨疗伤绝技,并在长期医治当地民众的过程中,不断收集资料,整理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的苗族接骨医药疗法。
苗族接骨医药医治流程为古方、诊断、治疗3个部分。其中,极具特色的是其古方的配制方法。苗族接骨医药的古方又分为内服药方和外敷药方。内服药方又分为需要熬煮的水药、药粉冲服或泡酒的药方,除了各自添加需要的药材以外,还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不同的受伤部位另加入一味药引子,使得患者身体能更快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起到增强疗效的作用,从而缩短病程。不同的药方,其服用方式也各不相同。水药需置于砂罐中,加入没过药面约1中指末的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小火分三次熬煮,1剂可吃3天。药粉则是将药材按比例捶碎碾磨后筛出细粉,每次遵医嘱取部分加温开水调和口服。药酒则是将药材按比例全部倒入酒中,泡制1日后即可服用,有活血化瘀之效。外敷药方则分为生用药和干品药。生用药需要将钱斤斤、半边莲、大黄、猪鼻孔、蛇头草5味生药,按照一定比例放入碓窝中捣成泥蓉状。干品药则是大黄、黄连、黄柏、巴岩框(又称骨碎补)共4味药,将其碾磨成细粉,再加入适量清水调至黏稠状。外敷药需得每日一换,直至肿胀消散,骨痂生长,一般最快一周即可消肿。苗族接骨医药所需药材皆为当地可取药材,因地制宜,随时随地即可实施骨伤治疗,既可争取最短时间解决疾患,又因成本低廉,治疗费用低而深受当地群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