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高跷(夹关高跷)

2025-05-08 20:42

夹关高跷表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清康熙年间,高跷在迎神赛会、高竿会、平台会、挂生灯(许愿)等民间活动中出现。高跷表演人员从少年到青年皆有。高跷肢脚由本地杉木制作,肢脚高度有一尺、二尺的,也有六尺高的。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多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高跷表演阵容庞大、动作难度高、观赏性强,由于它激情、幽默、滑稽、惊奇,形式灵活多样,深受观众的青睐,是目前四川地区保存时间较长,表演时间最久的民间舞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