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蛾灯是模拟川西平原独轮的鸡公车载人、行路的生活,舞蹈通过一对祖孙赶集,鸡公车上坡下坎,爷逗孙,扑蝶等情节,表现了祖孙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欢乐愉悦的心情。
蛾蛾灯的表演形式和“车灯”相似,由两人表演,一人饰爷爷(推车人),双手执道具车手柄;一人饰孙女(坐车人),站在道具车内,将车身上的四根带子捆在腰部,车前装有一穿着彩裤、布鞋的假腿,接在孙女的腰前,连接处用上衣遮盖。推车人以腰为力点,突出“踢”和“颤”,用腿的屈和伸、脚的踢与颤、胯的扭动来表现独轮车在田间小道上崎岖前进的情景,坐车的孙女舞动手中的彩巾和折扇,用“观景”“扑蝶”等情节来表现她活泼天真的性格。
蛾蛾用纸糊彩画,拴在一根富有弹性的竹篾上,竹篾捆扎在推车人的背上,蛾蛾从推车人的头顶垂吊下来,通过推车人腰的晃动和头部的点、摇动作,便能使蛾蛾在坐车人的头上方,上下飞舞,左右盘旋,逗引坐车人在车上扑蝶。
蛾蛾灯由一支小唢呐和打击乐器击打川剧曲牌伴奏,采用当地民歌小调,曲调短小规整,明快活泼,富于生活情趣。由于舞蹈情绪变化多、跌宕大,要求乐手在演奏时,紧密配合舞蹈情绪的起伏变化,即兴击出丰富多样的鼓点,并以强烈的音响对比,烘托舞蹈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