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竹琴的历史最早可被追溯到清朝初期。这一时期的云、贵、川、渝等汉族居住地区流行道士劝善说道,道士们流动于城镇和水陆码头的街头闾巷之间,持渔鼓、简板演唱“玄门调”“南音调”等曲目。光绪年间,非道士的艺人开始演唱,他们将这种演唱称作“道情”带入茶楼酒肆,所唱的多是戏文故事。民国初期人们开始将之称作“竹琴”,邻水竹琴便算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新中国成立后,邻水竹琴的传承人整理加工了传统唱本、唱腔、伴奏,并根据现实生活或先进典型创作了新的曲目,如《空城计》《庵堂认母》。
演奏邻水竹琴所用的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牛皮或猪小肠蒙上,琴身由黄竹打通竹节制成,一般被漆成黑色,并以黄色纹饰装饰。简板由两块竹片制成,竹片的顶部弯曲成勾状。此外,艺人在演出时还会穿戴紧身带,用紧身带束紧腰部以辅助发声。演员多以坐姿演奏,并以竹筒鼓、简板和碰铃为伴奏乐器自打自唱。演员还会结合自身体验与艺术素养模拟角色,时而用不同的声腔、口吻、情绪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神态举止和内心活动,时而以演唱者的身份交代客观环境、品评书词中的人物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