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山垭“大肉会”源于唐朝,始于明朝,盛于清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说,“大肉会”和清明祭祖有关,《剑阁县志》中曾记载,“清明”日为祭祀节,城乡家家都要扫墓,挂纸,祭祀先祖。剑阁汉阳、抄手、鹤龄等地的清明会最为独特,赴会者祀祖后,席地而坐,八人一围,将自带的祭祀用的大块熟猪肉用小刀分割,蘸调料分食,俗称“大肉会”。也有流传,“大肉会”与耕牛崇拜和文昌崇拜有关,唐朝时,剑阁民间每年二月初三的“文昌会”和十月初一的“牛王会”,锯山垭村民都要祭祀神灵、先祖,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献上一整只猪作为感谢。祭祀后, 每户分得一块熟肉,众人席地而坐分而食之,久而久之形成了定例,至明朝时逐渐演化成了民间习俗——“大肉会”。还有民间传说“大肉会”与“八大王剿四川”有关,彼时乡民手中无利器,在“牛王会”和“文昌会”期间无法将献祭的大肉进行分割,于是便直接将煮熟的大肉献给神灵,将胙肉“散福”分食,以表虔诚。
大会的猪肉要严格挑选饲养一年以上、头齐尾齐、纯色无杂毛、体重约150公斤的大肥猪,宰杀后再献贡,待做法后方可烹煮。按照孔子“割不正不食”的原则,每块肉均要切成30
厘米见方,一寸厚,约2公斤重,方方正正的大块。煮肉时,要先将大肉入锅煮出血水,捞出揩拭干净,在其肉皮上抹上红糖与醋盐合炒而溶的“色汁”,再入油锅炸至金黄。随后加入洁净的山泉水、花椒、胡椒粉、生姜、橘子皮、八角、茴香籽等20余种香料,用文火慢煨10余小时。煮好的大肉会端到文昌神像前献祭,然后举行“文昌出巡”和“牛王扫荡”仪式,队伍从锯山垭文昌庙出发,在村中游行后回到文昌庙前空地上。游行结束后,人们凭购买庙上的“干飞子”(餐卷)入席,八人一桌在露天的石头桌凳上围坐好,专门的工作人员来清点人数后将本桌的“干飞子”放入“水碟子”中,然后才上菜开席。宴席上,重约2公斤的大肉是整张桌子上的重头戏,人们用小刀划块,争相分食。大肉吃得越多,就会全家平安幸福,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