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且且撒勒舞,是傈僳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种民族舞蹈,贯穿于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中,婚丧嫁娶要跳,迎宾送友要跳,粮食丰收要跳,“阔时节”也要跳。在德昌,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的跳法是:数人或数十人拉圈或两排相对,葫芦笙伴奏,同时也起着指挥的作用。
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的傈僳族,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米-2500米的二半山和高山地区,以务农为主,辅以畜牧业和狩猎。 摄影:宋明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节日期间,傈僳族人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度节日。尤其是女子们,会扎上红腰带,穿上漂亮的摆裙,成为节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所属村寨公共场所,由祭师毕扒主持,举行除旧迎新的仪式。毕扒带着12对青年男女吹起葫芦笙,唱起欢乐的山歌,到山林里抬来12棵小松树,栽在12个小箩的旁边,意为接回了吉祥的新年。
在仪式最后,象征一年十二月的12坛酒会分斟给大家喝,人们开始射弩、跳舞、对歌和荡秋千……全村男女老少均陶醉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
每年12月,各地的傈僳族人民开始迎来他们的新年——阔时节——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让我们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走进四川傈僳族生活的区域,去了解这个生活于大山深处的民族。
傈僳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人著述樊绰的《蛮书稿注》,称之为栗粟,被认为是当时“乌蛮”的一个组成部分。元末明初,中原统治者和周边少数民族争夺川滇交界地区,傈僳族人民不堪忍受奴役和战争威胁,向滇西北怒江流域迁徙,一部分傈僳族沿长江返回四川省西昌、木里等地,一部分到怒江流域后又向云南保山、德宏等地以及泰国、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各国迁徙,形成了跨国而居、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
“阔时”是傈僳语“岁首”之意。“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以前,“阔时节”的具体时间是根据物候来决定的,各傈僳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1988年,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将“阔时节”确定为州内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法定节日,时间是每年公历12月20日,放假3天。四川凉山州德昌县的“阔时节”则是在每年正月初七。节日期间,傈僳族人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度节日。尤其是女子们,会扎上红腰带,穿上漂亮的摆裙,成为节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过“阔时节”的目的概括起来有四:一是拜天拜地,祈求保佑;二是祭祖祭宗,祈求赐福;三是求达各玛(火神)保护,驱赶天神地鬼;四是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节日前,傈僳人家宰猪杀羊,酿制水酒,做玉米粑粑,互相馈赠,祈求新年丰衣足食。青年人则在村头寨场扎彩门,围起活动场。
节日这天早上,各家各户争先采来青松枝叶,铺撒屋中,插在门口,以示吉祥。然后,人们身穿节日盛装聚集在所属村寨公共场所,由祭师毕扒主持,举行除旧迎新的仪式。人们会在仪式现场中央栽上一棵松树,树枝上挂弩箭和姑娘们精心绣织的飘带、衣物。树下放一个装满荞麦的大箩,周围摆上12小箩荞麦、12坛新酒,以象征一年12个月。毕扒站在仪式现场中间,诵念民族历史,祝福新年吉祥如意。接着,毕扒带着12对青年男女吹起葫芦笙,唱起欢乐的山歌,到山林里抬来12棵小松树,栽在12个小箩的旁边,意为接回了吉祥的新年。继而将12坛酒分斟给大家喝,并开始射弩、跳舞、对歌和荡秋千……全村男女老少均陶醉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
居住于德昌县的傈僳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三天不跳脚板痒,三天不唱嘴巴痒”,道出了傈僳族能歌善舞的特性。“嘎且且撒勒舞”是傈僳族男女老少都喜爱的一种民族舞蹈,贯穿于傈僳族的生产、生活中,婚丧嫁娶要跳、迎宾送朋要跳,粮食丰收要跳,那就更不要说在重要的“阔时节”了。
“嘎且且撒勒舞”,意为“来跳美好的舞蹈”,以群体性的集体表演为形式,气势宏大。嘎且且撒勒舞包含有很多不同曲调、不同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舞步,据说有72段曲调和72种舞步,主要有《衣采拜华》《七古尼查》《匡娃娃》《拉不拉呆呆》《马噜塘嘛更夺呆》、两脚、三脚、四脚舞等等。傈僳族人会一曲接着一曲,连续不断地跳啊跳,展现的是傈僳族人热爱生活的种种场景,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详细内容请阅读《四川画报》201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