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16:02

太古里广东会馆

  创建于唐代的大慈寺,是著名高僧玄奘受戒的中华名刹。其周边街区,自唐代以降即是成都的繁华之地,商铺林立,道路密集,车水马龙,香火旺盛。史书所称“扬一益二”,其“益二”说的即是成都,是仅次于扬州的中国最著名的大都会。自清代以来,大慈寺周边形成了颇具文化特色的街区。
  街区内,有一座修建于民国初年,面积达3000平方米,气势恢弘的广东会馆。大门两边的雕花墙刻着潮剧戏文故事,在川内极为罕见。想当年,建设方不知花费多少银两,克服多少困难,才将一块块花墙砖从家乡运到了成都,再组合成巨幅图画。百余年风雨之后,雕花墙上的人物景致仍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大门两旁的楹联,高达数米,楹联直书:
  桑梓联欢幸忠介琼山前代典型犹未远
  芙蓉话旧望襄公文献故乡风烈尚堪追
  “桑梓联欢”、“芙蓉话旧”,点出了会馆是广东人落脚之处、相聚之处、欢愉之处,老乡见老乡,就是大联欢,就是“话旧”的好时机。
  会馆,既是广东人来川的“招待所”,也是“会客厅”、“谈判室”、“议事处”,功能多样。跨入大门,便有一股岭南“故乡风烈”扑面而来。
  精细的雕花门窗,高耸的万年台,宽大敞亮的房间,处处显露出广东的富足。细看那些屋顶,没有江南流行的高翘飞檐,檐上更没有龙蟠虎踞、飞禽走兽之类的雕饰,也没有徽派建筑层次丰富的马头墙,这是为什么呢?建筑专家指出:广东多台风,整个大屋顶都“收敛而沉稳”,这种原汁原味的广东风格建筑,为成都历史建筑增添了花色品种,也为广东人留下了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