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大望江校区东门直入,绕过文理图书馆,疾走几步,便可看到原四川大学女生院。不大的院落、不高的老屋,典型的川西风格三合院群落。院子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20世纪40年代落成,迄今已矗立了70个年头,虽难免“鬓发苍苍”,却古色古香、质朴清静,独具别样的风韵。
中国古代女子处于受压迫地位,无法与男子一样接受学校教育。西学东渐后,社会风气渐开,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章程使女子教育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举国出现兴办女子学堂的高潮,四川女学得以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兴起和发展。1903年,黄德润在铜梁创办铜梁县女学堂,张澜在南充创办南充端明女塾,重庆天足会在重庆开办女学堂,此后四川女学陆续发展壮大。
抗战爆发后, 国民政府确立了“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方针,旨在维持正常教育体系不变。1938 年4月颁布的《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有效促生和保护了女校的发展和延续,原四川大学女生院成为其后新增的女子求学之地。
“学校设在江边西头的疗养室,只有三间病房,偏僻简陋,我和文艺研究会的王筱鼎都因为患肺结核病,先后到这里同住一室。这里不引人注意,又成了进步同学的联络点。”“江姐”江竹筠在《最后的来信》中这样描述原川大女生院。
作为小说《红岩》故事原型“江姐”江竹筠在川大两年的栖息地,江竹筠在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念书的每一晚,都是在原四川大学女生院度过的。
据资料记载,江竹筠“在女生伙食团吃饭,从不加菜,有时错过吃饭时间,便到女生院围墙外的小棚内去吃一两小碗酸辣面。她的衣着是很普通的格式,经常穿着海昌蓝布旗袍外罩一件深紫红毛线衣,夏天穿过一件白底蓝小圆点的短袖旗袍”。
解放后,原四川大学女生院作过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著名学者和教育家谢文炳、周太玄、彭迪先、温建平等均在此办过公。
现在的这个院子,归川大后勤集团管理。挂着“后勤集团楼宇管理中心”牌子的6号院,漆红的木门已旧迹斑斑,大门两侧墙壁上,用石瓦拼堆成古代铜钱状的墙廊。围着墙壁走几步,漫墙已干枯的爬山虎和墨绿枝叶交错成趣,煞是好看。院子里,木门格子窗虽已破旧,但精致的雕花、屋檐的曲线却依然清晰。院子里有棵30来米高的皂荚树,默默无语依依而立,不知目睹了多少女儿的“匆匆那年”。
或许是因为无人居住,院内略显杂乱,但整体建筑的骨架看上去仍然坚挺如初。尽管经历了5·12地震,却一点裂纹都没有,还是老样子。
老建筑是历史的记录者,原川大女生院是西南地区20世纪40年代大学校园建筑重要遗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气息,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