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给雅安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印发《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2013年7月20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召开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作出安排部署,雅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式全面启动。
时间进入2016年,在过去的日子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雅安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市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重建新机制“地方为主体”的重大政治责任,积极探索“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恢复重建新路子,着力加快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着力加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强化支撑保障能力;着力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重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新家园。
眼看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已快三年,雅安到底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呢?那么请各位读者跟着《四川画报》来一起回顾总结灾后重建的成果吧。
灾后重建中,雅安首位推进城乡住房重建,始终坚持把城乡住房重建放在首位。雅安市农房重建已于2014年底全面完成,城房重建已完成44.7%。一幢幢新居拔地而起,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幸福美丽新村形象初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5年2月6日,距离羊年春节还有十来天,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已是锣鼓喧天、爆竹声声,龙灯狮舞提前耍起来了——84户、281名芦山地震受灾农户已陆续搬入村上统规统建的新村聚居点“水景家园”。
新村聚居点利用沿山的地理条件,修建了一条水街,将这里打造成了“水景家园”,水街两旁是一幢幢黄墙红顶的“联排别墅”。
在打锣坪村,第一期的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中心、健身广场(应急避难场所)、停车场已建成投入使用,绿化、亮化以及管网、道路全部完成。走在打锣坪村,看见小区道路上的人行横道以及行车指示,常常让人忘记这是在农村里。
“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以地方为主体的灾后重建新机制,是全国救灾机制的一次重大创新。强化群众自主,将重建住房主导权交给群众,充分尊重了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推行新村“自建委员会”模式,在323个新村聚居点,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民主选举等办法,建立由7-9人组成且不与村“两委”成员交叉的自建委,在符合建党条件的231个自建委成立了临时党组织。自建委组织灾区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价格谈判、项目实施、资金管理、质量监督、事务协调等工作。
2014年3月,油菜花开最盛的时候,统规自建的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白伙聚居点开工建设,本刊记者见证了开工的热闹场景。一年后本刊记者故地重游,花海中曾经的木架已变为眼前的一幢幢红色琉璃瓦屋顶、原木仿古两层楼房,墙面上绘着喜庆的年画,门口挂着大红的灯笼,贴着对联,房前是专门用于栽种蔬菜的“微田园”,道路两旁是太阳能路灯,村口有村民在健身广场的健身器材上健身。
白伙聚居点安置农户81户,不少新居前还飘着店招,诸如“世强超市”“荷仙居”“邓氏牛杂火锅”等。
宝兴县大溪乡烟溪口村新村聚居点是一个整体采用轻钢结构,抗震等级达8级9度的新村聚居点。轻钢房具有重量轻、基础简单、抗震性能好、建设工期短、建设成本适中、户型设计灵活多样等优点,充分满足灾后重建设计优、质量高、工期短、价格低的要求。大溪乡在轻钢房搭建过程中,结合传统穿逗式木结构,以建渣填充墙体,外形突出川西风格,既安全经济,又彰显地域特色。
宝兴县五龙乡弥勒沟新村聚居点,弥勒沟位于宝兴西河下游段与弥勒沟交汇处,紧邻宝康路,是通往宝兴县明礼乡铁坪山和陇东镇东拉山大峡谷两处风景名胜区的必经之地。聚居点规划安置受灾群众47户,安置受灾群众198人。
走进聚居点,即见一座造型别致的人工涌泉池,池中涌出的水汇成一条近200米长的景观小溪,每隔数十米设一座景观小桥。小溪两侧是一栋栋新居。聚居点绿化带里种植的杜鹃花红艳艳的,煞是好看。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物质重建,而是一个全方位的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来散居的受灾群众搬进集中安置点后,养猪养鸡等农耕生活习惯与聚居点管理要求冲突逐渐显现,如何发挥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探索形成基层群众自治的长效机制非常重要。于是在重建完成以后,“自建委”向“物业管理转型”的“自管委(自治管理委员会)”转型,成立资金管理、环境整治、安全巡查、纠纷调解、产业发展和文明劝导等小组,实现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建设、自我提升”。
在灾后重建阶段,全省启动省内对口援建机制,省内统筹选派了176名优秀干部到灾区一线锻炼;成都、德阳、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和泸州7个市对口援建6个重灾县(区),成都市对口援建两个村,援建总资金4.3亿元,向受援县(区)派驻援建干部300多人,派出工程建设管理、教育医疗技术人员1400多人次,组织开展新村建设、项目管理、监理等各类培训271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