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南山傈僳族乡大田湾村的谷华忠听说县上要在乡里进行葫芦笙制作培训,作为爱好葫芦笙吹奏但又不会制作葫芦笙的他,常年在攀枝花市打工,这段时间有空在家,6月13日与村民兴高彩烈地涌进乡里参加培训。
原来这天乡中心校里举行“德昌县总工会2015年就业培训”,培训内容是傈僳传统的刺绣和葫芦笙制作,全乡140多人参加培训为期两天的培训。女人们穿着傈僳盛装,因此乡政府里头帽珠珠哗哗作响,刺绣满身服装分外艳丽,培训的时候大家很认真地学习,女人们一埋头刺绣,彩色珠珠里的脸儿都看不见。男人们不断的试吹葫芦笙,傈区上空飘荡欢乐的声音。培训之余大家还到广场上打跳,培训活动像一场盛大的傈僳族聚会。
活动由德昌县总工会组织,南山乡党委政府协助,乡工会委员会承办。德昌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游敬华介绍:“这是我们对农民工进行的培训。通过系统培训,增加农民工技艺。傈僳族刺绣和葫芦笙制作是民族传统技艺,葫芦笙有一些很小的销量,销往云南傈僳族地区,但刺绣现在还没有成为商品,都是自己使用。我们也担心民族技艺断档,因此通过培训保留民族技艺,进一步推进民族工艺产品成为商品,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下一步我们将在农民工中成立工会,加强对他们打工维权、就业指导、困难帮扶。”
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和南山僳僳族乡为傈僳族聚居区,其中南山全乡有2040人,均为傈僳人,其他乡镇还有傈僳族散居,全县有傈僳族7000多人。傈僳族极擅刺绣,由于外来文化影响,大量机器制作原材料涌入,一些年轻人刺绣水平低,传统刺绣发生极大变化,一些技艺只能留在记忆里。葫芦笙制作也不容乐观,7000多人的德昌傈僳族现在会制作葫芦笙的仅10人左右,制作技艺面临失传。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举办这个培训班意义非凡。为了让村民能安心培训,县总工会还出钱安排免费午餐。
刺绣由几十年致力于傈僳文化的退休老师熊国秀讲授,她还把保存的各个时期刺绣精品展示给学员看,让学员大开眼界。制作葫芦笙由74岁的民间艺人张清明主讲,老人话不多,一边示范一边指导学员。
杉木沟村三组44岁的张建英刺绣已有几十年,劳动之余,或是放羊时她都在绣花。这次她又和村中妇女一起交流技艺,互相切磋,让她有所提高,这天她还绣了美妙的桃心图案。正值青春豆蔻年华的18岁姑娘吉华秀学会了一些新针法,看到了一些新图案,她这天绣了一只蝴蝶,绣出了傈寨的蝶飞和花香。
29岁的吉小祥虽然长在农村,但还没有做过葫芦笙,今天是来学习制作,他刻的簧片整齐划一,张清明指导:“要有短有长,音才不一样。”吉小祥表示一两天要学会制作葫芦很难,但经过这次培训,他回家争取制作一把葫芦笙。
听说要举办傈僳族技艺培训,乡中心校校长认为是难得的机会,因此组织32名学生参加培训,其中10名男生学制作葫芦笙,22名女生学刺绣。11岁的五年级学生张富珍从小跟妈妈学刺绣,有一定的基础,这次正式参加培训,激发了她刺绣的兴趣。家是杉木沟村一组的五年级学生杨黎明,也拿起刀在葫芦上打孔并插上竹管。老师指导他洞要打圆,葫芦口要留长一些。这次培训的范围已拓展到小学生,为民间技艺的传承做了更好的基础工作。
参加培训的谷华忠很有感触:“我们作为傈僳人,如果自己的文化都不知道,那肯定不行的,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们的葫芦笙制作不会失传了。”
乡党委副书记、乡工会委员会主席李波说:“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规模的技能培训,这次培训大家都觉得收获很大,对传承傈僳族技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们农民工技能有较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儿是红军走过的地方。1935年红军过凉山时,一支红军小队悄悄离开大部队准备配合大队伍围攻德昌县城。在傈僳族向导纪老大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来到南山傈僳族聚居区。当时受国民党的命令,傈僳人在山顶修起了伏击红军的战壕,国民党又命令傈僳人阻击红军。纪老大先悄悄到傈寨告诉族人这是自己的队伍,因此擅长狩猎,英通善战,并擅长使用毒弓毒弩的傈僳人主动让道,红军顺利地经过傈区。今天在培训现场民歌手谷绍珍动情地唱道:“树孔里蜜蜂很旺很多,共产党政策好,今天能让我们傈僳姑娘手拿针儿来引线,挥着手儿来绣花,绣出甜蜜蜜的生活;男子动手做葫芦笙,做成簧片安在葫芦上,吹起感谢党的好的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