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后重建中,雅安市优先恢复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功能,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保障能力,提升安全可靠性,为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重建攻坚,构建畅通综合交通体系
3月15日,从成都出发,我们没有像往常一样走国道318线,而是绕行雅西高速至荥经,经县道荥天路通行至天全、芦山、宝兴。因为从这一天起,国道318线雨城区多营至芦山县飞仙关路段(k2641至k2648)将实施交通管制,直至9月30日。
国道318线雅安至二郎山隧道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属“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项目,目前已进入建设攻坚阶段。
2013年12月25日,国道318线雅安市区至二郎山隧道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国道108线雅安市区至荥经界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破土动工,再加上2013年11月29日,国道351线乐英至宝兴县城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动工,雅安境内的三条国道重建全面铺开。五条重要经济干线公路芦山至天全、宝兴至康定河口大桥、灵关至龙门和雅安市区至望鱼、邛崃经高何至芦山的公路也相继开工建设。2014年4月20日,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开工。至此,“4•20”芦山强烈地震后规划的交通“1+8”干线公路重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从飞仙关转入210省道,一旁即是飞仙关电站库区。飞仙关水电站受“4•20”芦山强烈地震影响曾被迫停工,去年已全部投产发电。不远处的库区内立着5根桥梁墩柱,这就是建设中的国道351线中的一段。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不时能看见国道351线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2014年12月26日,作为国道351线乐英至夹金山垭口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控制性隧道之一,宝兴县灵关镇河口村的小关子隧道顺利贯通,这是目前国道351线首个实现贯通的隧道。
国道351线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高达39%的桥隧比例,雅安目前的国省干线无一有如此超高的桥隧比例,这样设计就能很好地绕过一些地质灾害点,提高行车安全。
项目建成后,将与现有的省道210线形成比翼齐飞的态势,有效畅通雅安北部地区公路路网,成为宝兴、芦山通往雨城的一条安全、便捷的生命通道,同时,还将对促进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雅安、阿坝两市州融合发展,推动成渝经济圈与川西北经济圈的对接有着重要意义。
2014年12月6日,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正式开工建设。该段铁路建成后,不仅将形成成都与雅安城际间便捷的铁路通道,方便沿线群众出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今后实施川藏铁路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德阳大桥、余家大桥、龙门大道、芦太路、芦洪路荥经绕城段……如今,一条条灾后重建的通道,为雅安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的同时,也将我们带向一个个幸福美丽新家园,去见证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奇迹。截至4月5日,雅安市94个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完工57个、完工率60.6%,累计完成投资33.8亿元、投资完成率43.8%。
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始终的“生命工程”
雅安市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工程”贯穿灾后恢复重建始终,全面完成冷木沟、教场沟等235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387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工程、107处受损修复工程并纳入日常管护。2014年主汛期实现安全度汛和地灾“零伤亡”。截至4月5日,76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完工54个、完工率71.1%,累计完成投资17.9亿元、投资完成率81.7%。
冷木沟位于宝兴县城穆坪组北部,流域面积9.44平方公里,沟内风景秀丽,曾为县城后花园。然而,在遭遇2012年的“8•18”特大泥石流灾害以及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沟域内产生大量崩塌和滑坡,684.73万立方米的固体物源对县城300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熊猫古城造成严重威胁,成为对宝兴县城威胁最大的地质灾害隐患。为此宝兴县实施了冷木沟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工程于2014年9月30日全面完成。
工程以“多级拦挡、固沟护坡、拓宽行洪”思路,按100年一遇标准设计。综合防治共设计8座拦砂坝、一道排导槽及40道固床潜槛。8座拦砂坝拦蓄固体总物源36.2万方。从高处望去,拦砂坝与排导槽依势层级排列,就如一条巨龙伏于山谷。其中,上游的7#砂坝为目前全国泥石流治理工程第一高坝(32米),拦粗排细,达到拦截龙头、回淤压脚、消能减势的目的;中游的排导槽及单侧防护堤,减少泥石流侧蚀揭底;下游设置40道固床潜槛,达到固床功效。
工程总投资1.75亿元。其中有全省首次采用的“阶梯深潭系统”治理理念以及全国最先进的泥石流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不仅可以拦截近五十万方的物源量,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县城的直接威胁,更能为居住在沟口的群众赢得超过20分钟的安全转移时间。
冷木沟泥石流治理工程作为芦山地震灾区唯一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域,被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
沿省道210线经宝兴向陇东镇方向行驶,行至五龙乡境内,耸立于西河河畔的是龙包新村聚居点,旁边西河防洪治理工程五龙段长达3.1公里的生态防洪堤上已长满绿色小草。
防洪堤堤体表面构造采用自然化的生态系统,造型为斜面缓坡,且部分进行了绿化;每隔一公里设计有下河梯步,方便对防洪堤的检护,又能及时灵活应对突发汛情。生态防洪堤在保持挡土墙功能的同时,又提供水、气交换通道和良好的生态系统功能。
宝兴县五龙乡、明礼乡、陇东镇西河防洪治理工程总投资5200万,设计治理河道10.8公里,新建防洪堤5613.64米。生态防洪堤不仅能防止水土流失,也能改善生态环境,为宝兴生态水利建设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更使宝兴生态水利建设迈向一个新台阶。
详细内容请阅读《四川画报》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