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

2025-07-23 14:55

木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殷周,兴于汉,盛于后世。资中中型杖头木偶创始于清代末年,是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注重与川剧脸谱相结合,制作成型的木偶神形兼备、造型逼真、变化多端、操纵灵活、风格独具。

 

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的基本步骤包括木偶的头部制作、木偶身架与手的雕刻制作、木偶手节和脚肢的制作、木偶命杆的制作以及服饰制作等。早期,资中木偶均为木料雕刻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刷样、打轮廓线、脱地、分层次、分块面、细雕、修光、打砂纸、细刻、化妆等,所制作出的木偶重量在5至8斤,操纵起来十分吃力,演员必须具有相当的体力。随着时间的推进,中型杖头木偶制作工艺有了较大的发展:沉重的木质材料被改为纸壳材料或更加先进的原材料,并增加头像制作的工艺流程,即用磁泥定型、石膏脱模、专用的纸糊贴、打磨化妆等工序。改进后的工艺大大减轻了木偶的重量,使木偶的形体更加优美逼真,让演员在操纵时更加轻便灵活,表演时配上语言、音乐,木偶活灵活现,多姿多彩,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