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山彝族刺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其盛行于明清,在彝族姑娘的巧手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直流传至今。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彝族文化,其中,引以为傲的便是传承千年、绚丽多姿的小凉山彝族刺绣。
在传统彝绣黑、黄、红三色基础上,小凉山彝族刺绣增加了蓝、绿、白三色,绣娘们根据不同的纹样将反差较大的红、黄、绿、蓝、白等色彩合理搭配,间隔点缀在黑色衣物的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上,让朴实沉稳的黑色、青色与这些色彩搭配出千变万化的效果,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小凉山彝族刺绣纹样主要分抽象、具象两种。抽象纹样将自然元素通过点、线、面来进行变形和组合,形成有规律的几何纹样,如水波纹、云彩纹等。具象纹样一般是动植物和生产生活器具类的纹样,如羊角纹、指甲印纹、窗格纹、火镰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