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羌族刷勒日

2025-11-03 14:53
释比文化随着羌族宗教发展而形成,羌族释比图经产生的年代,在史书中并无记载,但依据学术界考证及老一辈释比口碑追溯,释比图经形成于唐朝。民间传说中,羌区释比徒步去长安后,绘成图经,并带回悉州(今茂县维城乡),此后的宋、元、明、清时期,释比图经在羌区流传。
羌族释比“刷勒日”图经的封面、封底为香木板包夹,以古老的麻布为画页,并涂一层灰白色粉末作画底。画页为折叠式两面绘图。画卷总长176厘米、宽16厘米,共绘图画108幅。画册按其分类有祭祀、大葬、婚配、幸运、箭、蛇神、驱邪、生肖、属相等九个部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反映了羌民族游牧、狩猎、农耕、婚娶、丧葬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刷勒日”有图无文,是羌族释比百科全书式的原始图画经典,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融兽、鸟、花草、庙宇等为一体,以看图诵经的方式将羌族宗教中所有经典知识展开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