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狮舞(元坝狮舞)

2025-11-03 14:47
元坝狮舞源于西汉末年佛经中目连救母化狮的传说,唐代逐渐发展为民间辟邪祈福的重要形式;约三百年前传入川北,经老君山马氏家族传承,尤其马从锦将原有三十六阵融合武术、书法与灯戏,形成系统表演体系;2002年赴京请教“中华狮王”庄学忠等专家,技艺进一步提升,逐步发展出四十八阵,涌现李氏、杨氏、仲氏等多支传承队伍,成为川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舞种。
元坝狮舞的技艺体系以四十八阵为核心,阵阵环环相扣,技艺精湛绝伦。道具制作讲究古法原真:狮头以刺藤、篾条扎制,麻布罩面彩绘,狮皮由青麻绳编结染彩,经盐水处理防裂增韧。舞者表演时使用木梯、篾垫席、大方桌、长木板凳等农家器具,配以麻布坎肩、麻耳草鞋,保留着浓郁的原生态气息。
表演阵法精妙绝伦,代表作“银水到堂”是将长凳分别置于表演场地四角,凳脚放置盛满清水的瓷碗,舞狮者在鼓乐声中平地翻滚、抖皮腾跃,用狮头精准叼起四角瓷碗,一滴不洒地放置在场地中央的独凳上,再以口叼板凳摆出“主”“人”“兴”“财”等吉祥字形;“高座莲台”需在叠起的高台上完成平衡表演;“鱼跃龙门”展现腾空翻转的高超技巧。这些阵法既保留了北方舞狮的雄猛锐气,又融入了南方舞狮的灵巧奇技,形成了自成一派的艺术风格。舞者需从年少练起,兼具武术功底、杂技技巧与书画修养,方能在表演中做到动作洒脱利落,将力与美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