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二十四节气:寒露

2025-10-16 10:35

池上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白居易的诗,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寒露时节的自然画卷。今年的10月8日,我们迎来了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此时,北方已是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寒露之得名,源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的记载。相较于白露时节的轻露微凉,此时露水寒意更重,在北方可见露凝为霜、近地成冰的景象,标志着季节由秋向冬的过渡。
在四川盆地,寒露则另有一番意境。它不似北方那般凛冽肃杀,而是浸润于绵绵秋雨与氤氲雾气之中,更显温润柔和。淅沥雨声常伴晨昏,朦胧山色与雾气交织,恰似一幅“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氤氲画卷,为这个节气添上一笔深邃而独特的蜀地韵味。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天穹之上,北来的鸿雁成行南迁,时而“人”字,时而“一”字,振翅掠过蜀山的云霭,声声雁鸣,仿佛向大地传递深秋的请柬。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时节,鸟雀不见,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颜色与雀鸟相似,浪漫地认为消失的雀鸟,并不是飞远了,而是悄悄潜入大海,化成了蛤蜊,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生命。
三候菊有黄华
百花渐寂,唯菊独放。蜀地庭园、山野之间,黄菊、白菊、紫菊傲寒盛放,不为争艳,只为在萧瑟时节中,添上一笔清新而明亮的秋色。
寒露习俗
 
 登高赏菊

寒露时节,正值菊花盛开,许多地方有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被誉为“寒露之魂”,古人甚至将寒露称为“菊月”。这个时节,邀三五好友登高望远,欣赏漫山红叶,品味菊花酒的醇香,别有一番意境。

秋钓边
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有收获,谓之“秋钓边”。

吃芝麻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富含营养,能够滋阴润燥,对抗秋季干燥非常有益。芝麻糊、芝麻糖、芝麻饼等都是寒露时节受欢迎的食物。裕泰乾马氏芝麻糕由第一代创始人马光地先生创立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并于2005年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是眉山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名点。该产品精选优质饱满的无污染芝麻、上等糯米与核桃为原料,经高温炒制后精细配比,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其糕体质地细腻柔软,香甜可口,每一块都蕴含浓郁芝麻香气,入口即化、唇齿留香。吃芝麻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甜蜜、芝麻开花节节高升。

吃螃蟹
俗话说“西风响,蟹脚痒”,寒露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寒露养生五宜五忌

1.宜保暖足部

“寒露脚不露”,足部易受寒,建议穿袜、睡前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2.宜早睡早起
顺应自然收敛之气,早睡以养阴,早起以舒达阳气,保持精力充沛。
3.宜润燥滋阴
多吃芝麻、蜂蜜、百合、山药、梨等柔润食物,少食辛辣,防秋燥伤津。
4.宜登高赏秋
秋高气爽,登高望远、赏菊观叶,既可锻炼身体,也有助舒畅心情。
5.宜平和运动
选择散步、太极、慢跑等缓和运动,避免过度出汗,耗损阳气。
五忌
1.忌赤脚受寒
地面寒气渐重,赤脚或穿凉鞋易使寒从脚生,引发感冒或关节不适。
2.忌熬夜耗阴
深夜不睡易伤阴精,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口干舌燥。
3.忌剧烈运动
秋主收敛,过量运动出汗易伤阳气,反而增加身体疲劳感。
4.忌燥热食物
尽量少食烧烤、油炸及辛辣食物,防止加重内燥,引发咳嗽或皮肤干燥。
5.忌悲秋抑郁
深秋叶落草枯,容易引人忧思。应主动调节情绪,多与人交流,保持心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