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得荣学羌

2025-10-11 16:16

据传,得荣学羌起源于唐文成公主进藏时期。当时,得荣的大土司子庚阿吾为迎接公主,特命民间艺人创编一种“既使汉地公主看得懂,又具地方特色”的歌舞。于是艺人们融汇汉、藏、纳西、白族等多民族歌舞语汇,以当地锅庄为基础,形成“学羌”,此后以得荣方言和韵调口耳相传,千年不绝。

学羌以无乐器伴奏的踏歌形式进行,男女对唱对跳,无道具,服饰主要为子庚乡裙饰。其音乐以长调起、短调变,基本音列为6、1、3,结尾常落于角音,稳定而富有韵味。舞蹈以脚下动作见长,踏点清脆有力,结合跺脚与俯身变奏,形成刚劲、洒脱而柔韧的独特风格。舞步融合得荣九步锅庄、弦子与踢踏元素,在篝火节庆中,众人围圈欢跳,象征吉祥和睦,充分体现民间集体创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