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还山鸡节(尔苏藏族还山鸡节)

2025-10-11 16:06
还山鸡节历史悠久,虽无确切文献记载,但学界普遍认为尔苏人属古党项羌后裔,南迁后仍保留了大量原始信仰与民俗。还山鸡节作为其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代代口传身授延续至今,是尔苏人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的年度仪式。
节日仪式庄严隆重,仅本族男子参与。节前每户需精心备祭:以当年新荞酿制白酒,选自家所养白、红公鸡各一只,提前十日净笼饲养;备熟鸡蛋、新茶面馍;另备三根一米五高的鲜活树条,剥皮削顶编成漏斗状,以及灰巴盆、白石头、柏枝与檀香。当日清早,男子携祭品出发前,须于堂屋中以烧红的白石头淬水除秽,使蒿叶与祭品蒸汽熏染。上山后,各户择定神树列队,取火燃柏檀、撒茶面,以烟通神。主祭人持白公鸡诵祭辞,先后敬天、地、峨眉山、瓦屋山、贡嘎山、泸沽山及本境山神,每念一词便将鸡抛向空中。随后杀白鸡,将血淋于首根树条,鸡羽按翼形粘于血处;再以红公鸡重复仪程,血羽附于另两根树条。之后切取两鸡嘴角与脚爪分置三根树条漏斗中,茶馍与蛋亦分块放入,火盆置神树前。全体齐吼三声“敬山神了!”,恭请神灵享祭,并祈愿年成丰饶、人畜安康。礼成后,众人携祭鸡返村共品新酿,老人趁团聚安排农事。祭鸡须分予全家,白鸡仅限自家,红鸡可享血亲,分享者还须另杀猪羊宴客,以延续节日的团聚与虔敬。
还山鸡节不仅是宗教仪式的存续,更融汇了尔苏人的服饰、酿酒、歌舞及伦理规范,成为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的活态样本,亦深刻传递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