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家飞龙的表演一般在正月初一到十五,随彩龙、彩狮、旱船、地台子、车车灯等一起演出。尹家飞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到龙尾七尺长,共五节。龙头、龙尾各一节,龙身三节。主要制作材料是竹、麻、木、纸、布、铁丝等。飞龙的颜色有青龙、黄龙、金龙等色,青龙代表希望、黄龙代表丰收、金龙代表吉祥。龙舞表演共三人,表演时由一人单手或双手舞龙头,其余两人双手各舞一节。舞飞龙要领为“拉、顺、送”三字,即:“拉力小,龙不行(走);顺力大,龙不成(不像);送力不均,龙变形。”尹家飞龙的基本动作共8个,分别是滚龙抱柱、黄龙穿裆、黄龙缠腰、二节跳把、三节跳把、老龙脱皮、猛龙翻身、观音坐莲,表演中模仿的龙旋舞飞腾、戏水嬉耍、沉思奋醒、柔静盘曲、勇猛奋进等动作。表演时动作组合的变化全由龙头指挥,舞龙头的人以踏脚为号引导其余两名舞龙人。不同的表演场地、不同的伴奏节奏、不同的动作组合,使得尹家飞龙的表演千变万化。
尹家飞龙兼具了北方龙舞的粗犷刚劲及南方龙舞的活泼敏捷,是研究大巴山地区民俗风情、神话传说、历史文化、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