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车灯是川南地区民间独特的一种说唱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承袭巴蜀千年说唱血脉——成都汉代说书俑印证其源流,长宁古河汉代石棺石刻更见雏形。清代中后期达鼎盛,与龙灯、狮灯、牛牛灯等一道成为民间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
车车灯的生命力源于泥土:即兴编创的唱词记录时代变迁(如《长宁古城换新貌》),方言俚语中沉淀川南民俗密码。车车灯的演唱内容以传情记事为主,多数是颂扬型。一般以八句为一段,每句5至10字,也有“七字灯”和“全十字”灯。表演以“一核多辅”自成体系。
角色:由一名“车芯”和两名或四名逗车人组成,另配锣鼓、乐器和若干帮腔人。男扮女装的“车芯”碎步妖娆扭动,逗车人提马灯执绸扇围聚调笑;
唱腔:分为高腔、平腔、下河腔和落魂腔,高腔激越、平腔叙话、下河腔婉转、落魂腔悲切,末句必由众人齐声复唱,声震云霄;
伴奏:每段唱毕,锣鼓铿然作间奏,既可渲染气氛又能调整人员,灯首扬灯即止,演唱下段,动静相生;
形式:分坐车灯(主唱+帮腔)、拽车灯(原地表演)、穿花灯(双排队列巡游)、趴趴灯(即兴唱和)四类,街头院落皆成舞台。
其魂在“俗”:绸扇翻飞映农闲之乐,嬉笑怒骂皆生活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