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戈大战》是羌族的英雄史诗。史诗记述了一支羌族先民从西北高原南迁的历史进程中,与原住在岷江上游一带的戈基人之间的战争,并最终取得胜利,从而定居于此的历史。史诗反映了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羌戈大战》长达600余行,由“序歌”“羊皮鼓的来源”“大雪山的来源”“羌戈相遇”“寻找神牛”“羌戈大战”“重建家园”7个部分组成。由于羌族没有文字,故《羌戈大战》通过习俗、传说、故事、“释比”说唱(诗歌)等多种表现形式流传至今。
《羌戈大战》为七言叙事长诗,整首诗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故事生动、内容和结构不拘一格,具有独特的民族史韵。《羌戈大战》史诗主要唱述了很早很早以前,羌族儿女生活在茫茫的西部大草原上,牛羊成群,百业兴旺。然而不幸的是,天灾和战乱逼迫他们不得不离开自己美丽的家园,举家向西南迁徙,寻找另一片幸福的乐土。在艰辛的迁徙过程中经历了从狩猎、游牧到农耕等发展历程,来到岷江上游建寨筑房、耕地放牧时又遭到了戈基人的侵扰和掠夺——“日补坝上有妖魔,戈基人生性很凶悍;多次抢劫我牛羊,现在又来把寨占。”于是,羌戈大战开始了,“白衣女神立云间,三块白石抛下山。三方魔兵面前倒,白石变成大雪山。三座大雪山,矗立云中间,挡住了魔兵前进路,羌人脱险得安全。”白石曾是古羌人的庇护所和对敌战争中制胜武器。经典诗说:“戈人皮厚刀难戳,猛勇凶狠善作战。”说明羌人迁徙到岷江流域前,那里已居住着一个强大的部落或部族。
《羌戈大战》内容涵盖了历史、宗教、哲学、习俗、社会、文学、教育、语言等多个方面,堪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羌族经典口述历史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