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左右,丹棱县仁兴场的李天崇从老峨山道士处得到一只唢呐,便自行学习吹奏,终不得法,遂到成都请来川剧团唢呐师傅李森沛、杨春台、刘焕庭住家授艺。一年后艺成,便组织一个唢呐班为农村婚丧嫁娶吹奏,一时声名大噪,生意红火,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从此,丹棱民间唢呐便在全县境内及周边市县传承发展。
丹棱唢呐是我国民间唢呐南派支系之一,曲牌以川剧韵律为基础,旋律悠扬、节奏明快。在婚丧嫁娶场合表演时,一般以5至6人为一个唢呐班进行演奏,一正一副两个唢呐手或一正两副三个唢呐手吹奏,2至3人以锣、鼓、镲、铛等打击乐配合,声音洪亮,场面热闹,称为大吹打。有时以一只小唢呐吹奏,两把胡琴一支笛子伴奏,用铛、镲、勾锣、梆子等打击乐配合,旋律悠扬,节奏轻快,称为小吹打。在节日、庆典场合表演时,常常以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名唢呐手集体吹奏,用大锣、大钹、震天鼓等众多打击乐配合,或集体演奏,或编队巡游,场面气势恢宏,声应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