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赛马历史悠久。《越巂[xī]厅志》载:“乘马飞跑圆圈,以决胜负,后马越过前马为胜”。彝族民间也流传着《马谱》、《骏马的来源》等有关马的许多传说。彝族谚语说:“金曲出骏马,比尔出英雄,库依出美人。”在昭觉好谷出土的东汉时期文物中,发现了一幅被当地彝族称为“斯牧都滇”的天马石刻图案。由此可见,彝族赛马早已在彝族社会活动中流行,并传承至今。
彝族赛马主要在过年、火把节、集会、老人过世、举行"尼木措毕"(彝族祭祀仪式)等场合进行,是深受彝族人喜爱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竞赛内容,如比试步法、速度、骑姿、耐力、平稳性等。从规模和档次上,可分为跑马比赛和坐骑比赛两种。坐骑比赛一般不分季节和场地,一有机会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跑马比赛的最佳季节为初春、秋末和冬季,选择场地后,既比速度又比姿势,可以在平地也可在土坡上坎、下坡、下坎时进行,一般只跑直线或大弯。从奔跑的姿势上,可分为大跑比赛和小跑比赛两种。大跑只比速度和耐力,不讲平稳,不讲姿势;小跑既比速度又比平稳,讲姿势。
彝族赛马习俗主要体现以下特征:
竞技性: 作为一项核心的竞技体育活动,它是对马匹素质与骑手技艺的综合考验,竞争激烈,胜负分明。
娱乐性: 活动本身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是彝族节庆欢乐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文化传统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
教育性: 在激烈的竞赛与欢乐的观赏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着勇敢坚韧、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对参与者(骑手与观众)的身心成长和审美培养具有积极作用。
这项融合了力量、技巧、美感与民族精神的赛马习俗,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是彝族文化宝库中一颗闪耀的明珠,生动展现着彝族人民的豪迈气概与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