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草编(峨眉席草龙)

2025-08-18 10:45

峨眉席草龙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起初草龙全由稻草制作,因草为金色,故称为金龙。一说是峨眉山上有一金龙寺(在白龙洞上面),寺里的金龙经常下山到径山寺外的河里游玩,人们后来便以金龙模样制作“金谷草龙”,逢年过节玩耍,象征吉祥。峨眉草龙以符溪、桂花等乡镇的尤为有名。符溪镇素有“草席之乡”美誉,聪明勤劳的符溪人民用草席制作出了栩栩如生的草龙,用于节日庆贺。

 

峨眉席草龙制作流程及方法:一般是先做龙头,然后是用竹条做身架,即龙骨,再用席子做龙皮,席草做龙脊,最后是龙尾。最初,草龙只有三节,后来发展为九节,象征“久称久远”,再后来发展到数十节。

 

峨眉席草龙不仅在制作上有其特色,在玩法上也有其特色。初步形成了“长草龙”“短草龙”“稻草龙”“席草龙”“毛虫龙”“瓦片龙”“彩色龙”“素草龙”“单角龙”“多角龙”等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草龙系列。在舞龙时,腾、挪、转、移、跳、跃、翻,花样百出,气势磅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