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 |四川耍锣鼓(复兴耍锣鼓)

2025-08-18 10:39
复兴耍锣鼓产生于洪雅瓦屋山下复兴村境内的严道古城。两千多年前,秦灭楚后将楚国贵族后裔流放到瓦屋山下。楚人用先进的冶炼技术在王河两岸大规模开矿炼铜,用铜块打造了几件铜器来敲打、说唱他们对亡国离家的悲愤与怀念,引起了当地青衣羌人的共鸣。他们在劳作之余自编、自演、对唱山歌,以此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复兴耍锣鼓的总指挥是鼓师,其余锣、钵、马锣在打击时,都要看鼓师的手势,击锤所表示的点子,即用指头鼓锤所作出的反应。复兴耍锣鼓的打法与全国各地的锣鼓打法不同,开始时,都要以帽子开头,即过门调子,其帽子要贯穿整个打击乐之中,即每打一个牌子结束后又要以帽子开始,才能打出第二个牌子。复兴耍锣鼓的打法多种多样,内容十分丰富,共有50余支曲牌,如《白鱼子上滩》《一、二、三》《车车灯》《螂螂虫》《狮子灯》,其内容都来自生活,取材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