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日历|锅庄(新龙锅庄)

2025-08-18 10:35
新龙锅庄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约1500年历史。唐代,随着吐蕃势力的东渐,新龙锅庄逐渐成熟,演化成藏族典型的锅庄圆圈舞。在清代中后期,又借鉴和融入了西藏及周边藏区的一些歌舞形式,使新龙锅庄日臻完美。
 
新龙锅庄大致可分为上瞻锅庄、中瞻锅庄和下瞻锅庄三类。从不同区域的舞步动作上看:上瞻锅庄以奔放、洒脱著称,踏步动作变化较多,且富激情;中瞻锅庄较多地吸取了踢踏等其他舞种的动作,节奏感强烈;下瞻锅庄则更显古朴,体现出新龙锅庄的原初形态,手上动作多以舞者之间的搭肩、牵手为主,动作起伏变化不大,但十分注重曲调及歌词内容的表达;甚至在跳演中途,舞者可席地而坐,男女对歌,互诉衷情;整个表演过程显得较为随意、自由。
 
新龙锅庄在舞蹈动作方面的特点,主要是俯身舒袖、踏步蹲身、磋步转体、勾腿跺脚。特别突出的是膝部颤抖,这种颤抖有时非常轻柔,有时又比较激烈,贯穿在整个舞蹈中,使所有的动作都显得非常柔韧而富有弹性。